newsBanner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邹平探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字体大小:

  今年一季度,邹平县主要经济指标稳增长势头强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3.8亿元,财政总收入34.6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19.3%和10.4%;增幅均为近6年来最高,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创近10年来新高,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都创下近4年来最大增幅,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现。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的新一轮转型升级下,如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处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地都在探索、在发展、在破题。

  “坚持整体谋划,聚焦重点突破,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逐步走出邹平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子。”几个月来,邹平县委书记皮台田一直“沉在基层”,从重点企业到现代农业,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业态,通过调查研究,理出了邹平新旧动能转换的“路线图”,打出了加快发展“优势牌”―“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举的思路,进一步深化改革,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兴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使新动能覆盖一二三产业,全力打造实力、品质、魅力、活力、幸福‘五大名城’。”

  建链补链强链

  提品质释放新动能崛起增量

  5月25日,第十四届青岛国际家具展开幕,邹平县伊斯特家居公司的全铝家具惊艳亮相,备受业界关注,邹平家具和铝产业以这样一种全新的姿态进入人们视野。“全铝家具最大特点是绿色环保,不需要喷漆、打腻子,真正零甲醛、零污染。它还不开裂、不变形,防火防水,可回收,优势非常明显。”伊斯特公司负责人杨东升这样介绍全铝家具产品的特点。

  伊斯特公司所在的好生街道号称“江北家居制造第一镇”,有家具业户1000多家,是全省重要的优质家具生产基地,家具制造产业集群成为省级产业集群。着眼于优势产业结合,邹平县积极引导当地传统的家具制造企业发展全铝、铝木等新型家具产品,延伸铝产业链条,提升铝产品的附加值。在青岛国际家具展会上,伊斯特公司展出的全铝家居产品已达30多个种类。金润东等3家企业全铝家具已开始试生产,又有10多家企业先后前往广东、青岛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全铝家具原料―铝型材的木纹转印生产线也即将在好生街道投入生产。

  而毗邻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的金富信家居公司,则把全铝家具和铝木家居的研发作为产业发展方向,建设集原料供应、产品研发、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铝木家居产业链,细化分工,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家居企业加入其中。目前,全县有十几家家具企业开启了由传统木制家具向铝家具这一绿色环保无污染产业的转型步伐。

  全铝家具的开发是邹平加强铝产业链条延伸,转换动能的缩影。着眼于涉铝、纺织服装、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邹平积极围绕产业链进行“建链”“补链”“强链”。3月份,7家国内铝行业领域的精英企业首批入驻长山镇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这7家企业前期计划总投资额96亿元,项目采用邹平当地生产的铝棒、电工圆铝杆等中间产品为原料,产品范围涉及铝型材、幕墙板、铝模板、电力电缆、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具有低污染、低能耗、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等特点,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利税30多亿元。目前,7个项目均进展顺利,进入实质发展阶段,其中一家企业已有新产品问世。

  根据发展规划,魏桥铝深加工产业园将着重培植建筑、交通、电子、包装、电器、消费品领域用铝等六大铝深加工板块,完善一批横向配套产业,如现代铝物流、挤压磨具、机械制造等。到2020年,园区铝深加工企业总数力争达到20家以上,铝深加工产能超过20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

  突出质量和效益导向,推动产业向高端高质迈进,邹平在活化存量、优化增量上下功夫,力争通过3―5年努力,主导产业形成5000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名副其实的“世界铝谷”。今年重点抓好魏桥创业高精铝板带、西王集团高速重载高强度钢轨、创新金属高档铝合金电子材料等50个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如期投产达产,计划年内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0亿元,力争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5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70亿元。

  优化供需结构

  推转型激发新动能变革存量

  经过紧张的筹备建设,邹平县铝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将于7月份初步上线试运行。该公共服务平台高标准设计,集孵化、研发、重大科技攻关及信息发布于一体,主要为涉铝企业提供信息共享、展示交易、检测检验、公共性技术转化、两化融合、质量控制、设备共享以及政策服务、投资融资、人才引进、教育培训等相关服务。

  “铝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将‘串’起产、学、研、企,让邹平铝行业如虎添翼。我们把平台建设作为能否实现世界级‘铝谷’目标的关键因素。”县委副书记、县长邹继刚介绍,邹平作为全球最大的铝业生产基地,现已形成完备的铝产业体系,兴起了魏桥创业(中国宏桥)、创新集团等铝企业群体,建成省高强高韧铝合金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5家省市级技术中心,是全省唯一以新材料命名的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铝产业逐步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对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专业化分工协作和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铝产业的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新商业模式、新业态对经济的融合与渗透,不断衍生出新的动能。

  产业联盟作为新的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也在邹平成功“落地”。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烟台港集团、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几内亚博凯矿业公司共同成立了中国赢联盟,联盟整合各成员的优势资源对几内亚博凯地区铝土矿实施开发。2015年11月,在几内亚开采的第一船铝矾土抵达烟台港,一条自国外矿山到国内工厂、集多式联运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正式建成。

  从去年开始,临池镇把42家小电镀企业集中到一起,成立了兴忠电镀中心,每家企业独立生产的同时,统一进行生产废水的收集、处理,处理后的中水再返回车间循环使用,废水处理中产生的固废压缩后销售给特定企业进行金属再提纯,厂区的房顶统一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解决电镀中心企业生产用电,从原先散乱的一个个的污染源变成了节能环保企业,电镀生产走向了有序和规模化。

  围绕优化供需结构,邹平利用工业经济发达,大中型企业众多等优势,大力推动企业加快主辅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补足短板。西王集团立足企业1500万吨的货物年吞吐量,与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物资学院合作,启动全产业链现代智慧物流项目建设,打造对外服务、对内经营、三产配套、电商平台建设为一体的现代智能物流体系,全力推进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该项目使企业物流成本从10%左右,降低到5%,综合效益非常明显。

  目前,邹平正依托滨州(邹平)保税物流中心、西王智慧物流、黛溪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借助济青高铁、济青高速拓宽改造、小清河复航、寿平铁路等重大建设契机,整合资源,加快推进现代保税物流园区,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力争培植一批特色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努力把邹平打造成为功能齐全、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保税物流产业中心,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

  推进土地流转

  促改革注入新动能打造新优势

  明集镇段桥村是一个有4360口人的大村。2016年该村完成土地流转,7300余亩耕地全部被57户种粮大户承包。土地流转后,通过土地整理和规模化经营,村集体年可增加收入110万元。截至目前,明集镇6.1万亩耕地,已经流转5.7万亩,土地流转从面上基本完成。大量农村土地成为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带来了新的动能,催生了一大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为该镇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焦桥镇牛家村规划建设新社区,旧村整体复退新造耕地540亩,置换建设用地指标260亩,获取上级资金1.3亿元用于社区建设。去年,全村14栋楼房全部建成,村民整体搬迁,迎来了崭新生活。村里将2000亩耕地进行流转,每年可给村里带来28万元的收益。牛家村计划利用村内现有资源,规划建设牛家村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围绕袁紫兰后花园内的重点保护文物太湖石、旧村古树风情、民间传说等人文内容,精心打造八大特色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区。

  土地流转的稳步推进,破解了村级集体增收难题,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动能。邹平县以村庄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村内道路升级改造和村容村貌“三清”、“五化”治理。既不“涂脂抹粉”,又不大拆大建,而是依各村特色还原乡亲、乡情、乡景,引导各村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各村传统农耕、人文历史等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村庄主题,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特色,风格独立、鲜明的美丽乡村。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家园建设,以“乡亲、乡情、乡愁”为主题,深入挖掘片区内革命历史文化、乡风道德文化和农耕民俗文化,打造党建教育基地,建设农耕民俗、家风家训等主题广场,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农村文化阵地。目前,已有30多个村已经成为美丽乡村“样板区”、村级增收“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乡村文明“引领区”、基层建设“先行区”。

  依托现代农业、美丽乡村,邹平的“新六产”也风生水起。码头、台子、孙镇、九户等北部沿黄、平原乡镇,因势利导,积极培育各类采摘园、生态园、观光园,打造包装黄河沿岸、万亩枣园、十里荷塘、无花果园、海棠园等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观光线。好生花卉、黛溪黄山水杏与旅游结合,加快一三产业融合,形成“新六产”增长点。


更新日期:2017-08-12
在线客服